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音调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23甲所示,是王燕同学连接的测电阻Rx的电路。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3)实验中测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其中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表盘如图23乙所示,请你读出电流值填在表格中。电阻测量值Rx= Ω。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电压(V)
2.5
3.0
3.5
电流(A)
1.3
1.5

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了图甲所示电路图。

(1)实验过程中,小丽把电阻R由5Ω分别换成了10Ω、20Ω,每次闭合开关后,首先应调节,使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2)下表是小丽同学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0
0.20
0.10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9中的实物。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如图9所示的U-I图线。小灯泡的电阻值为_______Ω

(4)利用这个实验,还可以测量灯泡的电功率,其计算式为_______
(5)小华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正确,但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A,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6)小华将一个电阻与小灯泡并联后,测量它们的总电阻R并。作出R并的U—I图线应在图9中的_______区域。(填“I”或“II”)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刚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填字母),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刚设计了如图11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阻R为10Ω,变阻器R'标有“20Ω 1A”字样。
①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量程。
②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乙图中未连接处补画上。
③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刚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填电路图上的a或b)移动。请你替小刚写出结论,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1
0.2
0.3
结论

(3)小刚还想用这个电路测一下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功率。于是他将电阻R换成一只额定电压2.5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8Ω)。闭合开关S后,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Ω,额定电功率为_________W。

请你选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1)你可从中选用的器材有
(2)你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