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一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图二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的X处应放置___________ ,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②观察记录三组的 ,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表述:
①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以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滤纸上的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③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实验结果失败,请指出其错误并改正:
①
②
③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
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层
析结果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绿叶组的滤纸条是(填字母),判断依据。
(2)嫩黄叶组的滤纸条是(填字母),判断依据。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表述:
①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以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滤纸上的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③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实验结果失败,请指出其错误并改正:
①
②
③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在叶绿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
“绿叶”、“嫩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绿叶组的滤纸条是(填字母),判断依据。
(2)嫩黄叶组的滤纸条是(填字母),判断依据。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浅蓝色 |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在火鸡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白化症。研究者把5只有关的雄火鸡进行检测,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将这3只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控制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请回答:
(1)火鸡白化性状属于____________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表现型正常的幼禽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研究者欲在表现型正常的174只幼禽中,尽量多的保存正常个体,消除白化基因,你认为应该淘汰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请写出鉴别该基因型个体的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