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_。
(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RNA。
①当HIV侵染___________细胞时,病毒的___________进入细胞内,其遗传信息是按照____________的规律进行的(用简图表示)。
②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4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分泌细胞及对应激素之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中a细胞为________,B激素为________。①处的作用为____(用“+”和“-”表示),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叫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某同学由“高温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温是否也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该同学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进行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的实验小白鼠2组、注射器、烧杯、量筒、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①将正常的小白鼠等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②将这两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切除,小白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现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其生理状况。
(3)实验结果的预测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

(1)图中B细胞和C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A] ________分化而来的,但这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B细胞是在____中成熟的。
(2)E和F都是____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分裂分化产生[D] ________细胞和[G] ________细胞。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免疫中,机体活化的D细胞可以识别嵌有________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它。而体液免疫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____。
(4)C细胞的增殖分化不仅需要抗原的刺激,还需要________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质的刺激。

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Na+和K+ 在膜内外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膜外____浓度高于膜内。
⑵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必须将____________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⑶当甲图中的a处受到刺激后,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__次____(填“相同”或“相反”)偏转。
⑷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与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肌细胞收缩,随后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作用的效应是____________。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⑴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⑵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⑶(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______;
(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该化学药剂的作用是 _____
⑷(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⑸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2)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3)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