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
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产生这五个精细胞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数目依次是
A.2、2 | B.2、3 | C.3、4 | D.2、4 |
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 |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数 |
C.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 |
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 |
关于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必须无菌、无毒环境 | B.都必须从单个细胞开始 |
C.都必须使用液体培养基 | D.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
下图表示了病毒进人人体后,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的表达过程 |
B.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 |
C.图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 |
D.一次免疫产生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的免疫功能 |
“基因靶向”技术是指利用细胞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可与外源性 DNA 同源序列发生同源重组的性质,定向改造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有科研小组通过下图所示的“基因靶向”技术将小鼠棕褐色的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细胞的 ES 细胞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ES 细胞来自第 3.5 天小鼠囊胚中的A细胞,理论上该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动物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的处理,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C.该实验得到的带突变基因的嵌合体小鼠体内有3种基因型的体细胞。
D.取患者的淋巴细胞(脐带血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插入正常的外源基因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这种方法称为基因治疗;但如果外源基因随机插入,会因位置效应引起紊乱,而“基因靶向”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