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
C.图中每条肽链上“—”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
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
C.需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植物材料、处理时间都要尽量做到一致 |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
科学家将12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均分为4组,分别供给等体积的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饮用水,饲养12周后,测定各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
||
组别 |
醋酸铅浓度(mg/L) |
胸腺细胞凋亡率(×10-4) |
甲 |
0 |
0.35±0.05 |
乙 |
125 |
1.03±0.52 |
丙 |
250 |
1.65±0.40 |
丁 |
500 |
3.08±0.56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丙、丁三组为实验组
B.实验中醋酸铅的浓度是自变量,胸腺细胞凋亡率是因变量
C.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D.小鼠体内铅离子含量过高,将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
某物质可抑制神经纤维上Na+通道蛋白,这种物质中毒后可引起()
A.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神经兴奋无法传导,肌肉瘫痪 |
C.突触后神经元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 D.肌肉持续痉挛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 |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 |
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稳态 |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