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粗糙斜面BC交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将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相同 |
| 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
| 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不相同 |
| 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损失相同 |
如图所示,绝缘轻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初始时轻杆与电场线垂直(如图中实线位置),将杆向右平移的同时顺时针转过90°(如图中虚线位置),发现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根据图中给出的位置关系,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A球一定带正电荷,B球一定带负电荷 |
| B.A、B两球带电量的绝对值之比qA∶qB="1∶2" |
| C.A球电势能一定增加 |
| D.电场力对A球和B球都不做功 |

图甲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该列波中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由图甲、乙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以及传播方向分别是( )
| A.v=25cm/s,向左传播 |
| B.v=50cm/s,向左传播 |
| C.v=25cm/s,向右传播 |
| D.v=50cm/s,向右传播 |
如图所示,A、B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点电荷的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
|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 D.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低 |

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挡板,挡板上固定一个小弹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υ0从木板的右端开始向左运动,与弹簧碰撞后(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最终又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根据上述情景和已知量,可以求出()
| A.弹簧的劲度系数 |
| B.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 C.木板和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D.木板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最终损失的机械能 |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 A.120 km/h | B.240 km/h | C.320 km/h | D.480 km/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