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物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0.5 |
4 |
0.1 |
2 |
0.3 |
① |
5 |
1 |
4 |
0.1 |
② |
0.5 |
50 |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小东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所示,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分别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小球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的目的是使两球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得结论: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电路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根据此装置现在的连接方式,可以判断它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因此所选择的甲和乙两段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应该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在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煤油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实验前如果使两瓶煤油的__________、温度都相同,更便于观察。
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_______。
(2)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电流表坏了 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电阻处接触不良 D. 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___________,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A。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6 |
0.3 |
0.2 |
0.15 |
(5)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使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9分)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
D.向右移动游码 |
②(各1分)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③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小雨的实验过程是: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 ;
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 m1 ;
③倒干净水,再往瓶内装满酸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酸奶的总质量m2 ;
则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ρ=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