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_(“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应调至阻值最大,是为了____________。
(2)根据电路图,完成图丙所示的实物图连线,要求滑片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
(3)波波按图甲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B.定值电阻断路 C.定值电阻短路
(4)排除故障后,波波将5
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电流表示数(如图10乙所示)为____________
。
(5)波波再分别换接10
、15
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_比。
(6)登登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是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他无法得到与波波相同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况老师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对波波大加表扬,因为他把5
换成10
后,将滑片往____________(填“左”或者“右”),使电压表示数变成____________V,再读取电流值。
(8)若电源电压为4.5V,根据波波所完成的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知道,他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__。甲:10
0.2A 乙:
丙:
我们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在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读数时眼睛应与温度计的相平。如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⑵从图乙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填“冰”或“蜡”)。
⑶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图11所示的旋盘式变阻箱,显示的阻值为______Ω,该电阻箱的电阻变化范围是______Ω。造成甲电流表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乙电流表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你可以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一种方案(写出相应的器材、步骤、计算公式)。
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以下两图中,A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块A的长度是________
物块B的长度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