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的各组热学实验中:①用力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 。
②烧瓶内的水停止沸腾时,浇上凉水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 。
③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板上,形成小水滴,玻璃板温度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 。
(2)小周用图l2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②小周在图1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把蜡烛向靠近凸透镜移动,在光屏上能成一个 (更大、更小)的实像.同时把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移动。
③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远离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保持光屏不动)
(3)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
|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
|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
小明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 实验次数 |
斜面倾角 |
斜面粗糙程度 |
物重 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 η(%) |
| ① |
30°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0.7 |
|
| ② |
30°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0.6 |
83 |
| ③ |
45° |
粗糙 |
1 |
0.7 |
0.9 |
1 |
0.7 |
0.9 |
78 |
①请你替小明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②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③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4)如图是小红连接的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
①请你在只改变一根导线连接的情况下,使电路正常工作。(用“×”标出改动之处,画出改接导线)
②小红将电路改接正确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表中空白处的数据应是 。从表中可以看出计算出的三次小灯泡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③根据在该实验中已经测得的数据,还可以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
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分根据图甲、乙、丙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
图甲图乙图丙
(1)图甲的滚摆实验,说明 .
(2)图乙的空气压缩引火仪点火实验,说明 .
(3)图丙绳和木棍体验“滑轮组”的威力实验,说明 .
某校物理小组想通过实验证明:“压强一定时,压力与受力面积成正比”的结论,他们从实验室找来了如下器材:托盘天平一架(含砝码),刻度尺,底面积已知且不同的平底试管六只,足量的沙子,装有适量水的大水槽,抹布。请你帮忙设计实验,并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某同学在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相同”。请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你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电阻R0的阻值已知,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导线不得交叉)
(2)两只开关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只有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请用U1、U2和R0表示RX。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