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在哪一年?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材料二: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2)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的名称及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事件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十年“文革”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据估算,十年的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但我国国民经济仍有一定进展,如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等。
(1)“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2)“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两个反党集团所利用的一场内乱。其中的两个反党集团分别是指谁?
(3)举一实例说明了“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文革”给我们经济造成发极大损失,但又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这矛盾吗?为什么?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195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品种 |
1952年产量 |
比1949年增产 |
比历史最高年增产 |
钢 |
134万吨 |
750% |
46% |
煤 |
6649万吨 |
105% |
7、4% |
粮 |
1、6亿吨 |
42% |
11、3% |
棉 |
130万吨 |
193% |
53%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亿元 |
77、5% |
20% |
请回答:
(1)从上表可以看出,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怎样?它说明了什么历史问题?
(2)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基本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
(3)说说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读表格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2: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1+3,4分)
(2)材料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其结束是在何时?(1+1,2分)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