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分发给同志,鼓励发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这是因为( )
A.李贽的作品强调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
B.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有利于反封建斗争 |
C.顾炎武的思想反映了工商资产阶级要求 |
D.黄宗羲的作品有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思想 |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
图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是明代初期对外贸易的两大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禁止民间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从事官方贸易活动,如郑和七下南洋。其实质( )
A.发展海外贸易 | B.成为海上强国 |
C.巩固封建统治 | D.表明大国身份 |
公元666年,唐高宗准备举行封禅大典。皇后武则天提出由她自己来祭地。八年后,她又提出改“父在为母服丧一年”为“服丧三年”。690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这反映了( )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 B.武则天有超强的个人能力 |
C.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 |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