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对这首民歌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人民对国家富强的良好愿望
B.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说明当时中国已实现了工业化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该言论可能见于(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建国初期

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环境保护 B.巩固大跃进成果
C.缓解经济困难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