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
|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
| C.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
|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
|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
|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1979年2月五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将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 A.民本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
|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
|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
|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
|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 | D.①③④ |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
|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
|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
| D.确立了“联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