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①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②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③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的融合加强 ④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下列选项与恩格斯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C.“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处其死刑。”该材料说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 )
A.司法审判程序存在问题 |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
C.多数票原则保证了司法公正 |
D.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
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指出,“历史意识”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的记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后者的是()
A.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运送丝绸商品的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
B.1912年3月,在“众望所归”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C.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D.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这证明其“世界工厂”的地位 |
下表依据江苏省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相关内容编制。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一人户(%) |
11.85 |
8.46 |
12.12 |
14.13 |
二人户(%) |
12.43 |
14.27 |
23.51 |
28.67 |
三人户(%) |
20.67 |
33.5 |
39.58 |
37.57 |
四人户(%) |
23.22 |
24.1 |
14.31 |
11.11 |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
31.83 |
19.67 |
10.48 |
8.52 |
下列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①当代家庭规模不断缩小②逐渐以二人户和三人户规模为主
③一人户的一直呈上升趋势④经济发展、居住条件改善是其变化的原因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游艳丽在《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中论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下列解读与材料不符的是()
A.过于倚重苏联使新中国的发展走了弯路 |
B.不利于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 |
C.加剧了中美的紧张对抗 |
D.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