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
|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
|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在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
|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
2013年第43届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说:“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国际社会为之应意识到
①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进程加快
②金融危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③各国在经济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
|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与此相符合的历史现象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
|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 | D.亚太经合组织的运行 |
中国政府认为:当今各国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处理相互关系必须寻求共赢,维护和做大共同利益。要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希望联合国说公道话、办公道事。中国将一如既往加强同联合国合作,致力于同各国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与材料相符的中国新时期外交举措有
①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④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