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 年)
时间 |
人口 (百万) |
粮食总产出(千吨) |
种植面积(百万公倾) |
粮食单产 (千克/公倾) |
|
粮食 |
全部作物 |
||||
1400 |
72 |
20520 |
19.8 |
24.7 |
1038 |
1650 |
123 |
35055 |
32 |
40 |
1095 |
1750 |
260 |
74100 |
48 |
60 |
1544 |
1820 |
381 |
108585 |
59 |
73.7 |
1840 |
A.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B.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D.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以下哪些史实说明了以上观点( )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③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④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临时政府成立记》载: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l月1号行就任礼,宣读誓词。孙总统“行就任礼,寅读誓词”标志着( )
A.辛亥革命已经胜利 |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
C.清朝统治已被推翻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 |
B.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作用 |
C.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 |
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
C.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家主权归谁来行使的权力划分标准,提出了“宗法社会”“王权社会”与“民权社会”之称谓。其中“王权社会”阶段我国政府官员的更换方式是()
A.任免 | B.世袭 | C.举荐 | D.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