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乙地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年11月4日,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 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十国主要指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十个国家。
材料二泛亚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论证了三个方案:东线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中线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玉溪到昆明;西线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第四次中国――东盟首脑会晤时,东盟各国已明确提出要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1)东盟十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 , 是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南亚国家中,目前尚未加人东盟的是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 ,2002年9月27日,该国成为联合国第191个成员国。
(2)中南半岛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之一,城市众多。图中主要城市区位分布上的显著特点是 。
(3)中国南部地区与东盟经贸发展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特点,其共同性主要体现在两区域都十分重视 型产业的发展。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主要也是为了利用当地的 优势。
(4)河流C是有“东方的多路河”之称的 ,在我国境内名叫 。B是 铁路,对其选线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该铁路的建成开辟了一条新的旅游热线,沿线旅游资源的突出特色是 。
(5)泛亚铁路建设首选东线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东、中、西三线的起点都选择在新加坡,其主要原因是 。
(6)从目前看,中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洲联盟相比,最具潜力的是( )
A.技术优势 | B.市场优势 | C.资本优势 | D.人才优势 |
读“中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合作组织”的6个成员国当中,其中有4个位于中亚地区,请把四个国家的名称填注在“中亚”图上。
(2)中亚地区深居亚洲内陆,属 气候;植被以和 为主。
(3)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 (国家)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国)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
(4)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 。
(5)我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在阿拉山口与 (国)的铁路接轨。从 洋沿岸经中亚与洋之间架起一座由铁路构成的“陆桥”,它东起我国的 ,西至荷兰的 。
(6)由我国长白山经内蒙古、新疆到中亚的自然带依次为 带、 带、 带。这种变化是 的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
(1)A岛的气候类型属于 、,这里经常受 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是 。
(2)1997年,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A岛出现持续干旱,发生森林大火。七、八月,南半球的 风越过A岛,随后受 力的影响,偏转成 风,使该岛大火的烟雾严重污染了B、C两地。
(3)B地是 (国家),其附近有 海峡,该国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造船、 和 。
.甲、乙两图分别为英国和美国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钢铁工业中心②的名称是 ,在乙图⑤、⑥、⑦中钢铁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它与②在工业布局类型中,同属 型。
⑵甲图中国家的石油工业基地④的名称是 ,它是随着 油田的开发而形成;乙图中国家最大的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
⑶乙图中国家著名的“硅谷”位于图中 (填写数字代号)城市附近;甲图中被称为英国的“硅谷”集中在 (填写地名)中部的一些城市。
⑷甲图中的国家是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之一,该国属典型的 气候,此种气候类型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但对 生长有利,该国近年来接连发生了 病、口蹄疫等,影响了农牧业生产;乙图中的城市⑦以北地带由于生长期较短,在农业专业化区中属于 带。
⑸乙图中的国家首都的数字代号是 ,它与甲图中国家的首都的城市职能主要区别是
。
.读澳大利亚地形图16,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框中作A、B线的地形剖面图。
⑵.当墨累—达令河流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时()
A.华北平原已结束一年的农事,农田处于休耕期
B.长江南水北调的水量达一年中最小值
C.位于新疆天山、昆仑山麓的水库处于一年中最重要的蓄水期
D.是去哈尔滨观赏当地特色景观的最佳时期
⑶.澳大利亚是除美国以外,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唯一国家,如果环境就此恶化,可能给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 。
⑷.某科学家在沿A处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的东部和中西部的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A处地貌的形成主要受
作用的影响,而B处在 作用下形成当地特有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