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
材料二: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材料三:从泰山站外形来看,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设计者们寓意为中国灯笼,但众多网友却称之为降落在冰封世界的“UFO”。设计者解释说,环形结构共有开阔视野、减少风阻的优点。
(1)泰山站开站时为南极地区的______季,此时南极冰川分布范围接近材料二中的______冰冻线;此时全球昼长随纬度的分布规律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2)泰山站环形结构可以避免在迎风的一面出现飞雪堆积甚至掩埋,试列举南极地区多暴风雪的影响因素有______
(3)此前南极考察站所用能源都靠柴油火力发电机使用低温柴油燃料而产生,泰山站将应用太阳能、风电系统来提供能源,这种电力系统可在南极应用的优势有______

(4)南极地区每年9至11月臭氧快速耗减,在特定高度臭氧几乎完全消失,导致臭氧空洞形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臭氧空洞的形成,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是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2分)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C城的地理坐标约为
⑵ 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C地附近的河流处于(丰水期、枯水期)。
⑶ 描述图中A到B的地势变化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
(3)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______ ___为什么?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点钟。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前后的阳光照射图,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F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个时区。此时以的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4)从B点行驶到F点,途经E点,即沿BEF行驶,沿途所行进的方向是先,后

读图8,回答:

图8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