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 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B.乙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较高
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甘肃陇南万象洞的一根石笋上,记录了中国过去1820年的气候变化史,更隐藏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密码。从公元530年到850年的这个时间段里,包含了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和唐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此期间季风逐渐减弱,然后在公元860年突然降到最低点,随后虽又回升了一些,但保持低水平的稳定,之后又在910年到930年之间突然下降,而这个时间正好对应唐王朝衰落的时间。而随后的60年,季风急剧增强,在980年出现一个峰值。直到1020年,季风强度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研究者把从960年到1020年这段时期称为“宋代强季风期”。读公元190年以来季风强弱示意图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回答下列各题。

朝代
冷暖期
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晋(265-420年)
寒冷期
匈奴族
南宋(1127-1279年)
寒冷期
蒙古族
元(1279-1368年)
寒冷期
蒙古族
清(1644-1911年)
寒冷期
满族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季风强弱和王朝兴衰关系不大
B.季风强度处于一种波动上升变化的状态
C.季风的减弱对应王朝的更替 
D.季风通过影响人们思想变化而导致古代王朝的兴衰

下列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与气温的关联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时农牧界线向南迁移 B.中原(南方)地区气温没有变化
C.少数民族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D.冬季风减弱,导致气候寒冷

下图是沿120°经线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后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②处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受寒流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对图中④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工业发达,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直接频临三大洋 D.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下题。

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图甲为“某日某时刻等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非阴影部分表示m日,阴影部分表示m+1日;图乙为“该日a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A.m日4时 B.m+1日8时 C.m日16时 D.m+1日20时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A.0°,0° B.23.5°N,180° C.0°,180° D.23.5°S,0°

公元2009年2月9日元宵佳节巧逢“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原因是2009年的元宵月位于绕地公转轨道的近地点,是近52年来最大最圆的元宵月。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通常情况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2009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请判断在图中能反映2009年元宵月的一幅图是:

如图代表某时刻地球上可以看到这一精彩画面的地表部分示意图,且图中AOB为昏线。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则C点所在纬线上看到月光的范围是:

A.180°向东到90°E
B.150°W向东到30°E
C.150°E向东到30°E
D.150°W向东到30°W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