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10年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在“后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函将浙江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唯一综合试点省。对此有人提出“产业和人才是浙江创新型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而产业的升级转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创新型经济的社会土壤。”
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2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烈的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出百姓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求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就业被称作民生之本,因为其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生活的改善,更关系着家庭的希望、人生的尊严、价值的实现,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40 |
408 |
495 |
559 |
611 |
631 |
660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人。
表二:某市2011年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25.2% |
2% |
|
首选职业 |
白领行业 |
蓝领行业 |
新兴行业 |
71% |
27% |
2% |
(1)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存在的哪些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就业的意义 ?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采取何种对策解决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