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经济规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一: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强调十三五规划尊重经济规律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11月06日李克强总理向政协会议解释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表现在:创新驱动不足、结构性改革还不到位;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低端制造业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出口与投资亦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中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公平、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规模增长至此需要换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36年来,中关关系历经风雨,但始终向前,得到历史性发展。2013年6月我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两年多来,中美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给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许多福祉。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断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
面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关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中方为什么愿同美方一道不断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务实合作。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的正确性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舍器股份有限公司。在考察这两家位于长春的国有企业时,习近平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化国企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材料二:201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出台《若干意见》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对深化国企改革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今年以来,不少人的工资单发生了变化,多数央企高管的工资缩水了,部分央企全员降薪了,近4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开始调整了,330多万乡村教师也将迎来“最无争议的涨薪”。一张小小工资单,见证着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也折射着中国经济和民生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收人分配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7日是第66届世界卫生日,主题是“食品安全”,应世界卫生组织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滕佳材副局长通过视频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现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天消费的食品就达20亿公斤。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华民族未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食品安全也同样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国政府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行业组织、媒体、消费者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公民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可以采取哪些作为提出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