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
B.正统的孔孟学说 |
C.揉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
D.儒家学说与权术 |
白寿彝先生在论述明代空疏学风流弊时说:“明初的文化高压政策和官方提倡的抄袭成书的办法,都跟这种学风有关”。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与白寿彝观点二致的是
A.李贽 | B.黄宗曦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A.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B.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C.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D.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宦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君为臣纲 | B.天人感应 | C.君权神授 | D.君臣共主 |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人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市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享玩代冲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 B.该学者木了解中国历史 |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