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 A.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 |
| B.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 |
| C.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
| D.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导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民族工业间的恶性竞争
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新中国第一辆自行制造的汽车下线地点在()
| A.长春 | B.沈阳 | C.北京 | D.上海 |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 A.甲午中日战争后 | B.鸦片战争后 |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D.辛亥革命后 |
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 C.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 D.内燃机的发明 |
182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 C.垄断组织的形成 | D.工业革命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