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所做的“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出19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
| B.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
| 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美国的政治精英始终将美国妆扮成“世界各国的民主自由楷模”,是“世界新秩序的领导者”。正如戴维·兰普顿所说的,“美国人最支持这样的外交政策,实施这一政策能令人信服地既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又能服务于美国的理想”。美国政治精英们构筑的理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维护和推进美国利益价值观 |
| B.干预他国内政追求单极霸权 |
| C.终结全球范围内的极权制度 |
| D.为世界确定民主与人权标准 |
下面1960年—1975年苏联运输干线增长情况数据反映了
| 时间 |
社会总产值 每增长 |
运输干线长度增长率 |
运载量 每增长 |
运输干线长度 增长率 |
| 1960年—1970年 |
1% |
0.8% |
1% |
0.85% |
| 1971年—1975年 |
1% |
0.79% |
1% |
0.66% |
A.运输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运输干线长度呈减少趋势
C.农重轻各产业发展不平衡
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微弱
随着妇女更多的参与工业化生产,至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有503000名妇女符合地方选举的资格条件,并且已有妇女开始当选市长之职了。到1890年英国共有100名妇女在竞选学校委员会中获胜。1895年有近839名妇女当选为济贫法委员会委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 | B.工业领域走入近代化 |
| C.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 | D.广大妇女的不懈斗争 |
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
| 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
| 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
| 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
确立于公元前286年的古罗马的《阿奎利亚法》第一章中明确规定:“凡不法杀害他人的男奴隶或他人的女奴隶或他人之四足牲畜者,须以被害物当年的最高价值向其所有主以金钱赔偿”。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古罗马
|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B.只有贵族的利益得到保护 |
| C.公民已经具有物权意识 | D.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