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位于成都洛带古镇的广东会馆是广东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该会馆最早可能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老子《道德经·道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下列文化现象,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边的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风格看,最早受到近代科技成就影响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