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
| A.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 B.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 C.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
| D.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
“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 B.启蒙思想 |
| C.空想社会主义 | D.自由主义 |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
| A.邦联体制的国家 | B.联邦体制的国家 |
| C.君主立宪制国家 | D.民主共和制国家 |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美国启蒙思想家潘恩在考察了1832年之前的英国政体时说:“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的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由此可以发现1832年的议会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君主权力开始受到议会限制 | B.贵族退出议会政治活动 |
| C.中小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 | D.工人阶级取得了一定选举权 |
“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不可磨灭的烙印”主要是指()
|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
| B.罗马法成为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
| C.罗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
| D.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