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说明( )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
C.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
D.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
1998年对3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心中曾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有( )
①“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②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假设你是国家教育部教育司的一名职员,有幸向前来访问的外国友人介绍“211工程”计划,你如何来正确解释( )
A.国家着手实施该计划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B.面向21世纪,在全国创建一所最著名大学 |
C.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
D.在1993年2月11日提出的计划,故名 |
有人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高科技成就进行比较后说,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积极发展高科技,是为了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积极推进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③国家战略决策的制定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你认为以上说法中( )
A.①②正确,③错误 | B.①正确,②③错误 |
C.③正确,①②错误 | D.①②③都正确 |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成为继美、俄之后国际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而“神舟”六号的升空,则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载人飞行。这既是我国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佐证,也为世界航天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
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不断提高②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各科研部门的通力合作④科学家的努力奋斗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科技成就是( )
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B.“东方红一I”号人造卫星升空 |
C.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 |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