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金陵》一诗云:“钟山毓秀似蟠龙,凿岭埋金又如何。紫金王气生六朝,逸仙更在陵中卧。”题目中的“金陵”和诗中的“钟山”是指:
| A.南昌 | B.武昌 | C.南京 | D.上海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
|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 B.辛亥革命不彻底 |
|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
国共两党合作,是中国革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关键,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 B.国民党一大召开 |
| C.国民大革命兴起 | D.国民革命军北伐 |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国共合作下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形成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