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率表(单位:%)”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日本 |
1926年 |
4 |
12 |
12 |
20 |
16 |
1931年 |
10.0(1932年) |
38.0 |
40.7 |
53.0 |
24.0 |
据表格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
B.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C.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筑起关税壁垒,加剧了大战的爆发
D.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以摆脱危机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制 | B.增强地方权力 |
C.加强中央集权 | D.打破世袭特权 |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 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
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 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A.神权政治 | B.分权政治 | C.族权政治 | D.官僚政治 |
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
C.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D.人们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写道:“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列宁认为这两种政体()
A.统治方式不一样,代议制政权机构不适合俄国国情 |
B.有质的差别,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后者代表无产阶级 |
C.俄国革命形势需要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D.前者已过时,俄国革命正在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