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 A.《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
| B.《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
| 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
| 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根据这一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是()
| 子女称谓 |
生统母身份 |
| A大姐(25岁) |
妻(正室) |
| B三哥(15岁) |
妻(正室) |
| C大哥(24岁) |
大妾 |
| D二哥(22岁) |
小妾 |
商朝的甲骨文资料不能反映当时的 ( )
| A.信仰系统 | B.礼乐文化 | C.制度文化 | D.经济生活 |
“家天下”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②政治权力由“传子”演化为“传贤”
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④王位是世袭的,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1840年 | B.1860年 | C.1895年 | D.19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