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洋行四处派人收购苏南地区的生丝。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A.官督商办的洋务经济 |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B.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C.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D.突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
宪政,也称为“立宪政治”,强调以宪而治的政治。近代中国尝试实行宪政化的重大实践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成立中华民国 | D.新文化运动 |
下图是某部法典资料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法典出自()
A.古罗马 | B.古巴比伦 |
C.近代英国 | D.近代法国 |
“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