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画,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
| B.反传统和追求正义的精神 |
| 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
|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 |
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
| 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 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
| C.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
|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 产量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 1952 |
163.42 |
1.30 |
0.66 |
1.35 |
| 1957 |
195.05 |
1.64 |
1.31 |
5.31 |
A. 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D.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