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 | B.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划分 |
C.德、俄基本退出争夺 |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1907《英俄协约》 | B.1918《布列斯特和约》 |
C.1919年《对德和约》 | D.193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下列关于近代山东问题的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被德国划作势力范围 | B.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 |
C.《二十一条》使日本侵略山东合法化 | D.巴黎和会上山东主权回归 |
电影《我的1919》出现了一些有关巴黎和会的镜头,你认为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 B.威尔逊在会上出尽风头,带头在合约上签字 | C.会议开得一团和气 | D.日本代表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