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20日,《大公报》刊载“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启示,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参与度大大超过预期。之后,共评出获奖文章16篇,其中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倡导民主立宪有2篇,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有3篇。反映出
A.该报具有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 |
B.近代报刊关注与读者互动交流 |
C.民主共和观念已真正深入人心 |
D.政府对民间的言论具有包容度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成就是
A.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C.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
D.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
后人之所以称杜甫为“诗史”主要由于
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 |
B.杜甫游历和描写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
C.杜甫写了“三吏”,抨击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
D.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 |
得出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来自
A.考古领域在汉代墓葬遗址中发现纸片 |
B.马克思的论述 |
C.蔡伦改进造纸术 |
D.蔡侯纸的说法 |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因为
A.表达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
C.反映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 |
D.要求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实行君主立宪 |
B.照搬西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C.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
D.依靠儒家思想进行托古改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