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税收法定原则,二审草案稿删除这一原则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最终终审稿将该原则写入法律并获得通过。材料说明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过程中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改革生产关系,尊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要求,在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我国全面启动所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工作。这一措施将有利于
①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②进一步开拓文化市场
③提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④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益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因为:
①它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③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④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为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今天,影视、报刊、图书出版、音像、教育、体育等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充斥了人们的整个生活。新的经济形式如网络经济、假日经济、会议经济,无一不以文化为其基本内涵。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①文化现象多种多样
②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
④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漫画《招聘》主要反映了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 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选择 |
|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2010年9月27日,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据此回答17~18题。通过开展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说明
| 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
| 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
| C.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为圆明园修复150件受损文物,激发国人自觉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这表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