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下列小题。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这段诺贝尔奖的颁奖词说明( )
①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②人的思维有时能决定存在
③科学家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这段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启示我们( )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探索真理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人类实践有时离不开书本知识的指导
④实践取得成功最终必须借助书本知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后,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中美双方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协议是因为()
A.双方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 B.现今双方的国家力量相当 |
C.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 | D.两国都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起在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会议将审议未来五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即“十二五”规划,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体现出()
A.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B.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C.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党的重要职能 | D.全面建设小康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
国务院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水平。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因为()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 D.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
某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立法计划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此举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是()
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B.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
C.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权力机关 | D.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表现在()
①在我国,任何人都充分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任何人都享有绝对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上的保障 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