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公元后15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
A.1470年~1520年 | B.1620年~1720年 |
C.1840年~1890年 | D.1910年~1950年 |
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水稻种植向北扩展 |
B.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加 |
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 |
D.野象栖息的最北界北迁 |
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
C.地震—海啸—洪灾 |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A.干旱 | B.洪涝 | C.地震 | D.风暴潮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③1996年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造成4名登山队员失踪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座新的火山岛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④ |
台湾岛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志的消亡边界 |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8—19题。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