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鹊 桥 仙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①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② 。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释:①谭用之:唐末五代时人。②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为报效国家,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
(1)这首诗第一句“湘上阴云锁梦魂”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2)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
(3)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第后面的题。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①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结合注释分析本诗第一句“悲”字的精妙之处。
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但现在许多人认为此首诗是写爱情的。对此,你怎么看?结合全文进行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天仙子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⑷,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此词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赏析“弄”字的妙处。
上片中写到“午醉醒来愁未醒”,结合全词试分析作者的“愁”包含哪些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早寒有怀①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②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作者漫游长江下游一带的作品。②襄水:古属楚国。诗中借助哪些意象写出了“早寒”特点?试具体分析。
诗中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