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MCO3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
(1)某碳酸盐样品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友情提醒:①MCO3 ==MO+CO2↑②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③不考虑装置中的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___;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10g;③装药品,_________________,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Ⅱ.B装置量气管上方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Ⅳ.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某研究小组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 量,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得到CO2的体积为 __________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则生成CO2的质量约是_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据此计算M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值。(写出计算M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

组别
样品质量
CO2体积
第1组
10 g
2.239 L
第2组
10 g
2.241 L
第3组
10 g
2.240 L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硝酸铵样品中,可能混入了尿素或硫酸铵,经分析得知该样品中含氮元素36%,试判断该硝酸铵样品中混入的是哪种杂质?

冶金工业中,常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来炼铁。现有 100 t含 Fe2O370%的赤铁矿石,计算可冶炼出多少吨含杂质 4% 的生铁?

多少克三氧化硫中,含有 6.4g硫?

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其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
②曲线上M点表示
③向烧杯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2)为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操作:

根据上图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稀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
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理由是
(3)为探究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编号为A、B、C、
D、E的五只烧杯中各装入36.5g 溶质质量分数为5%、10%、15%、20%、25%的盐酸,
再向上述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40g20% 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测量其温度,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A
B
C
D
E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5%
反应后溶液温度(℃)
24℃
34℃
46℃
54℃
54℃

实验结论: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交流反思:反应后,烧杯内溶液pH最小的是(填烧杯编号)。

已知碳酸氢钠加热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取4.0g 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共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0.88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下图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
生成的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3)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