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
|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 B.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
| C.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 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
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闷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 B.清政府割让台湾 |
| C.八国联军侵华 | D.国民党败退台湾 |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即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光皇帝仍坚持传统的夷夏外交思想 |
| B.反映了道光皇帝屈辱的外交思想 |
| C.道光皇帝已认识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
| D.香港地区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 |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 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
| 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 D.人民群众对党的极端不信任 |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②实行人民民主③人民公仆原则④依靠工农联盟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
| B.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
|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
| D.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