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
| 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 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
| 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 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新时期
| A.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
下图是反映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漫画。有学者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德国的代议制不彻底 |
| B.德国议会不享有任何权力 |
| C.德国议会受制于政府 |
| D.德皇行使立法和行政大权 |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为其亡友的妻子幼子安排生计:“瘠田十母,自耕农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政府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 D.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 |
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宋朝 | B.汉朝 |
| C.唐朝 | D.明朝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
|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
|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
|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