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说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的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
(2) 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新的政治制度”?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近代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一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一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务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材料三中,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

如图,欧洲在面积和海拔上可以说是个“小矮人”,但在近现代史上却是影响世界的巨人”一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帝国为何昙花一现?图二扩张的结果是什么?
(2)二战后的欧洲被什么历史现象所撕裂?这种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联合的欧洲在世界舞台上再次崛起,这对当今世界有何影响?
(4)通过以上观察与思考,你有何感悟?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凡的城市。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座城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乔治·华盛顿,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这里是联邦政府运筹帷幄的地方,1JO年前颁布了什么文件?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作用?
(3)这里是国际舞台的中心,90年前和70年前两次国际会议签署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抓住有利时机……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何举措?(举出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

振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抱负。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兴,清朝灭;总统兴,皇帝灭;……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模仿材料一体例续写这场革命在其它方面还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革命为什么尚未成功?
(3)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密切的合作者。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什么抱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