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管理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必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必须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2)如果你被聘为某国有企业的管理顾问,请为企业经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竞技中,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必须加快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
材料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2014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内(其中广州南沙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10平方公里),暂时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法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2015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李心向两会提交《关于大力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建议》。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材料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2013年制造业研发强度和高技术制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0.88%和1.75%,而美国已达4%和16.9%。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70%,我国此两项数据都不到50%。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实现制造强国战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振兴制造业的理由。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集中在全和快;直至本次会议绘制出新的路线图,为“法治中国”作顶层设计,提出一个目标.5个体系.六大任务。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选择“依法治国”作为突破口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必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程体现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我国如何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请列举两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分别简述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APEC蓝,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会议期间,在京事业单位放假6天、所有工地停工、11月15日这个本是集中供热的常规时点也被推迟,北京、天津、河北实行道路同步限行,并与山西、山东等省对所有污染企业停产等措施保证了北京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APEC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应该如何留住APEC蓝?家里没客人的时候,自己还能享受这些“方便”吗?专家指出,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给我国自然和经济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留住APEC蓝,需要我们创新环保理念,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创新环保理念,留住APEC蓝?

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
(2)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