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物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浪潮的冲击,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甲观点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
乙观点认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有人认为,既然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
甲同学:“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的干一辈子就行。”
乙同学:“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就是要靠政府。”
丙同学:“工作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丁同学:“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考一致的工作。”
请对上述四人的观点分别进行简要评析,指出其合理和不足之处?(12分)

现代社会存在多种风险,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事实上,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在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两个观点:
观点一:人类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浩劫。
观点二:人类只有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才能避免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请运用规律和联系的知识,评价以上两个观点是否准确,并加以分析说明。

2010年1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修改后的条例草案从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完善了有关制度。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工伤保险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保险?
(2)王先生在某企业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在工伤认定和经济补偿等方面与企业单位协商没有达成一致,请帮助王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