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皮肤上沾有苯酚,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除皮肤上的苯酚 |
B |
向适量样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检验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 |
C |
向适量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检验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 |
D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验证非金属性:碳>硅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 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②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H2:2Fe + 6HCl = 2FeCl3 + 3H2↑ |
B.实验室制取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
C.把铜丝伸入硫酸亚铁溶液:Cu + FeSO4 =" Fe" + CuSO4 |
D.甲烷完全燃烧:CH4 + O2![]() |
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的
①气体分子的直径 ②气体物质的量的多少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想一想: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些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硝酸钠 | B.75%的酒精溶液 | C.Fe(OH)3胶体 | D.豆浆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物质的总能量,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③⑤ | B.①②⑤ | C.①⑤⑥ | D.①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