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皮肤上沾有苯酚,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除皮肤上的苯酚
B
向适量样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检验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
C
向适量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检验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
D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验证非金属性:碳>硅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苯酚的显色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H<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

已知:①H(aq)+OH(aq)=H2O(l);ΔH1;②2SO2(g)+O2(g)2SO3(g);ΔH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1增大,ΔH2减小 B.ΔH1增大,ΔH2增大
C.ΔH1减小,ΔH2减小 D.ΔH1不变,ΔH2不变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ΔH=-92 kJ/mol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如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a极为负极
B.KI—淀粉溶液会变蓝色
C.若加入适量CuCl2可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
D.电极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A、B、C为常见的化合物,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B.A不能溶解于B中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