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四种物质均为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四种物质的离子(离子不能重复组合)有:

阳离子
Na+、Al3+、Ba2+、NH4+
阴离子
Cl、OH、CO32、SO42

分别取四种物质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①A、D溶液呈碱性,B呈酸性,C呈中性
②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A,沉淀量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
③A溶液与D溶液混合并加热有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                       
(2)向A溶液中通入适量CO2,使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                                                                        
(4)简述D溶液呈碱性的理由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臭氧能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一种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若滴入淀粉溶液,则变为蓝色。为测定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将0℃101kPa下33.6m3的空气通入KI溶液,使之完全反应。在所得溶液中用0.01mol·L-1的Na2S2O3溶液60mL恰好与之反应完全(反应式为2Na2S2O3+I2 Na2S4O6+2NaI)。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O3+KI+H2O——
(2)计算大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

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并计算:
(1)H2O2的电子式为;固态时H2O2晶体。
(2)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入双氧水(H2O2),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始终不再显红色,主要原因是双氧水具有_________性。
(3)如果将9.60×10-4mol在溶液中还原成较低价态,需用0.100mol·L-1的H2O2溶液24.0mL,试通过计算确定A元素的最终价态。

镁不仅能在O2中燃烧,它还能在不支持燃烧的氮气、能灭火的CO2中燃烧。与CO2性质相似,镁亦能在SO2和灼热的水蒸气中燃烧,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1)Mg+SO2
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2)Mg+H2O(g)
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的可行措施是

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10余省的山区发病率也较高。据估计我国患者大约有1000万人。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含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KIO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
A.甲状腺亢进 B.佝偻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3)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4)已知KIO3可用电解方法制得。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在某温度下.若以12 A的电流强度电解KI溶液10 min.理论上可得标况下氢气___________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