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边的小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1)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2)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传神所在。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5分)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汴河①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③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简析本诗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悠远的鸣声) |
B.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为了禄位而死去) |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
D.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保持节操) |
请选出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
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仗着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
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列适俗韵( )
A.韵味 B.音乐 C.情趣 D.风俗
(2)桃李罗堂前( )
A.排列 B.网罗 C.张罗 D.搜罗
(3)虚室有余闲( )
A.空地 B.空宅 C.闲暇 D.闲宅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密林 深渊 吠 鸣 |
B.旧林 故渊 吠 鸣 |
C.密林 故渊 叫 飞 |
D.旧林 深渊 吠 飞 |
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
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
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 |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 |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