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在锥形瓶中加入2-3mL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 |
C.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 |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银氨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 |
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A-x+n+48 B. A-x+n+24 C. A-x-n-24 D A+x-n-24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现向1 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 L0.2 mol·L-1CaCl2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1HF溶液中pH=1 |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C.加入CaCl2溶液后体系中的c(H+)浓度不变 |
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
下列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c(CH3COO-)<c(CH3COOH)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C.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则c(HA-)>c(H+)>c(H2A)>c(A2-)
D.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H+)+c(M+)=c(OH-)+c(A-)
二甲醚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下图是绿色电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多孔性Pt电极)。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为该电池负极 |
B.O2在b电极上得电子,被氧化 |
C.电池工作时,a电极反应式: CH3OCH3—12e-+3H2O=2CO2↑+12H+ |
D.电池工作时,燃料电池内部H+从a电极移向b电极 |
已知常温下反应①NH3+H+NH
(平衡常数为K1),②Ag++Cl-
AgCl(平衡常数为K2),③Ag++2NH3
Ag(NH3)
(平衡常数为K3)。
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 |
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 |
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 |
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