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常借助于图像这一表现手段以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像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 A.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 B.提取海带中的碘 |
| C.检验火柴燃烧产生的SO2 | D.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á+2H2O |
B.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Fe3++3H2O Fe(OH)3(胶体)+3H+ |
| C.FeI2溶液中通人少量的Cl2:2Fe2++Cl2====2Fe3++2Cl- |
|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â +2H2O+CO32- |
一定能在下列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H+)=1×10-13mol·L-1的溶液:Na+、Ba2+、HCO3-、SO42- |
| B.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
| C.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Cl- |
| D.加入铝单质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NO3—、SO42-、Cl- |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①除去Cl2中的②用铜和稀硝酸③证明铁生锈时空气④检验装置气密性
HCl杂质制取少量NO参与反应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与CO2的混合物22.4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 B.在标准状况下,NA 个H2O 分子所占体积为22.4L |
| C.常温常压下,生成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
| D.常温常压下,28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 NA |
在实验室中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
①Zn
H2
Cu
②CuO
CuS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一定消耗相同质 量的氧化铜 |
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
| C.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 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