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第一、二句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本诗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注:①杜宇:即杜鹃鸟。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②惊残:惊醒。③故山:家乡。
(1)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2) 联系全词,概括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天津桥春望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建于唐朝的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③上阳:指上阳宫。上元年间始建,武则天、唐玄宗曾多次巡幸洛阳。安史之乱后,宫苑遂日渐荒芜。
(1)具体说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简析这首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②。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②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
(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⑴填空回答:首句写的是□□(用两个字概括其内容),这正构成次句老百姓□□(用两个字概括老百姓的活动)的原因。
⑵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作简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